湖南日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凤馨 谭伟静 全媒体见习记者 沈可心)8月17日至21日,第十四届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年会在长沙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中南大学协办,吸引了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成员、特邀嘉宾、出版单位代表以及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两千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会。
8月18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举行。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理事长江松院士致欢迎词,总结了本届理事会工作成果,展望了中国计算数学的发展前景。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赖明勇,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科学处处长赵桂萍,湖南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新民等出席并致辞。此外,张平、包刚、汤涛、陈志明,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等近10位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谢资清等嘉宾也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分会秘书长明平兵研究员主持。
赖明勇表示,湖南正推进“算力、算法、算据、算网”一体化,依托创新载体构建了计算科技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格局。在湖南师范大学等教育力量的支撑下,湖南培养了众多优秀计算数学人才。他希望借此次盛会,让更多计算数学成果为湖南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解决方案。
袁亚湘高度评价了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的发展,肯定了湖南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贡献。他介绍,中国科协正实施“三高工程”,为计算数学等基础学科发展提供支撑,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刘仲华通过视频致辞,回顾了湖南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强调该校在计算数学领域底蕴深厚、实力强劲,并指出此次活动为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呼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计算数学学术共同体建设路径。
赵桂萍指出,计算数学是连接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桥梁,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工具。她期待计算数学界把握机遇,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拥抱科研范式变革,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发挥引领作用。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冯康科学计算奖”颁奖仪式,由江松主持。包刚和程晋分别介绍了第十六届获奖者——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培军研究员和哥伦比亚大学任奎教授的学术成就,并为他们颁奖。
据了解,本次会议共安排700余场学术报告,设1个主会场和16个分会场。除2场“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报告、7场大会特邀报告、600余场专题报告和30场自由报告外,还设有“计算数学巾帼博士论坛”“计算数学青年学者论坛”2个特色论坛,共19场报告。与会学者围绕机器学习数学理论、微分方程数值计算及应用、流体力学计算方法、反问题算法与应用、数值代数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此次会议的举办,将提升湖南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在国内外科学计算领域的影响力,助力湖南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为打造湖南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