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新,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大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德国洪堡基金高访学者,计算与随机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马氏过程、随机系统的稳定与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解决了SIAM等国际权威刊物上提出的多个公开问题。
2020-2021年,主持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在控制领域国际顶级杂志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SCI论文30篇;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朱全新教授长期从事马氏过程、随机系统的稳定与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他针对复杂随机非线性系统的建模、稳定与控制问题,建立了一系列能够反映实际系统运行规律的动力学模型、稳定性判据及反馈控制理论,提出了研究复杂随机非线性系统的新方法,为实际工程模型的分析与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他的相关创新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到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韩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ew等在内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广泛引用与积极评价。
现实世界里任何实际系统及其外部环境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随机不确定因素,这些随机因素的出现往往会对实际运行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引起系统的崩溃或震荡。确定性系统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系统总是一个受到外界干扰和随机噪声影响的随机系统模型。自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R. Brown发现布朗运动以来,科学家们已经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建立了随机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随着伊藤(K. Itô)微积分理论体系的成熟,随机系统的稳定与控制理论得到了学界的充分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其中涌现出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学者,如“控制论之父”、美国应用数学家N. Wiener,动态规划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R. Bellman,美国科学院院士、苏联数学家E. B. Dynkin教授等。实际系统除了受到随机噪声的影响外,往往还包含大量非线性、时滞、随机切换等不确定因素。相比于确定性系统模型,对随机系统模型的稳定性理论分析与控制极其复杂,常常要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朱全新教授带领团队围绕“复杂随机非线性系统的稳定与控制”这一国际前沿课题,突破现有系统理论在非线性、时滞、随机切换等实际环境中的局限,针对高维高阶、多模态、状态轨道不连续等复杂动力学特征,建立了一系列深刻的稳定性理论,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随机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揭示了Lévy噪声、马氏过程、半马氏过程、非线性、变时滞等因素对随机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发展了复杂随机非线性系统的理论。此外,通过考虑参数未知、部分状态信息缺失等实际工程问题,朱全新教授还建立了带有参数补偿与状态观测机制的随机反馈控制新理论,为复杂随机非线性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舍得钻,坐得住”可以很好地概括朱全新教授的日常科研态度。作为一名理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朱全新教授始终坚守科研的初心,秉持创新探究的科学信仰,像一颗螺丝钉一样扎根在一线科研岗位上。寒来暑往,就连办公楼里的门卫都熟悉了他的进出规律。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一沓又一沓的文献资料。对于朱全新教授来说,科研就像每天穿衣吃饭一样,已经融入到他的生命中,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朱全新教授常说:“我不属于智者”,凭借自身的勤奋和对科研的执着,他带领团队在“复杂随机非线性系统的稳定与控制”这个方向上深耕钻研。每当科研团队有新的成果产出时,都会受到同行们的关注,朱全新教授也会受邀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讲学与学术交流。团队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广泛引用与积极评价。例如: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Jurgen Kurths教授指出朱全新教授首次解决了随机时滞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问题;澳大利亚著名学者K. D. Do教授在控制理论国际顶级刊物Automatica评价朱全新教授在随机反馈控制方面的工作是“随机微分方程领域中极好的结果”;韩国科学院院士J. H. Park教授评价朱全新教授关于马氏过程切换系统的工作是“引人注目的结果”;控制领域国际权威专家美国M. Krstić教授(IEEE Fellow、Automatica和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杂志区域主编)评价朱全新教授及其合作团队“提出分数次幂方法发展了随机有限时间反馈控制器的设计理论”。此外,控制领域国际权威专家美国A. R. Teel教授(IEEE Fellow、Automatica杂志主编)在他的综述文章中,也单独用一段文字来介绍朱全新教授在Lévy过程方面的科研成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朱全新教授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朱全新教授关注因材施教,注重前沿课题信息的引导,培养学生“大胆假设、积极创新、细心求证”的科研风格,将“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住初心”的科研精神传承给每一位学生。每当团队有新成员加入时,朱全新教授首先会告诉大家:科学研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者,必须从现在起非常专注和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需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时间才可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团队一直秉持“业精于勤”的理念,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做探究式推导汇报,整个科研师生团队形成了一种“并驱争先”的科研氛围。在朱全新教授的带领下,课题组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学术视野得以拓宽,一支“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科研团队得以形成。朱全新教授指导培养的博士生中已有两人获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已毕业的博士生、博士后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的资助,并且大多数都已取得教授、副教授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朱全新教授看来,与学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身体力行地为学生做好科学研究示范是他本人觉得最开心的事情。